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盈宝彩招商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为什么说肾不好多淫;肝不好多瘤;脾不好多汗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7:17    点击次数:80

有些人容易出汗、有些人爱长包块、还有人总觉得欲望难控?

其实这些现象背后,可能不是性格问题,而是身体在“说话”。中医有句老话:“肾不好,多淫;肝不好,多瘤;脾不好,多汗。”这三句话,道破了脏腑失调与外在表现的深层联系。

肾不好,多淫

《黄帝内经》讲:“肾主藏精,其华在发,其充在骨。”肾气足则意志坚定、欲望有度。若肾阴亏虚、相火妄动,就容易出现梦遗滑精、烦躁失眠、腰膝酸软等表现。现代研究也发现,性激素水平异常与肾功能下降密切相关。

调理可用: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(阴虚火旺者),或右归丸(阳虚者)。

肝不好,多瘤

中医说:“肝主疏泄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”肝气郁结,则气血运行不畅,久而成“癥瘕积聚”,即现代所称的囊肿、肌瘤、息肉等。《金匮要略》早有记载:“积者,五脏所生。”近年流行病学显示,情绪压力大、长期熬夜人群,甲状腺结节、乳腺增生发病率显著上升。

调理可用:逍遥散加减、小金丸、散结镇痛胶囊等。

脾不好,多汗

《脾胃论》中李东垣强调:“脾为后天之本。”脾气虚弱,不能固摄津液,就会自汗、盗汗、食欲差、乏力。现代营养学也指出,维生素B族缺乏、血糖调节失衡与多汗症高度相关,而这些正与脾的功能失调相对应。

调理可用:玉屏风散益气固表,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汗。

身体的小毛病,是脏腑的大信号,别再把异常出汗、频繁梦遗、反复长瘤当成小事。从中医角度看,这是身体在提醒你:该调养了。懂点中医,不只是养生,更是读懂身体的语言。

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盈宝彩招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